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為避免金相顯微鏡在操作過程中受到損壞,需要在各個操作環節小心謹慎,具體如下:搬運與放置搬運:搬運顯微鏡時,應一手握住鏡臂,一手托住鏡座,保持顯微鏡的平穩,避免劇烈震動和碰撞。如果是長途搬運,最好將顯微鏡放在專門的包裝箱內,并做好減震防護措施。放置:將顯微鏡放置在平穩、干燥、清潔且無陽光直射的工作臺上。工作臺應堅固,能承受顯微鏡的重量,且不會因輕微震動而影響觀察。同時,要避免將顯微鏡放置在靠近水源、化學藥品或有腐蝕性氣體的地方,防止儀器受到腐蝕。樣品準備與放置樣品準備:確保待觀...
金相顯微鏡在不使用時,妥善存放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:清潔顯微鏡:使用干凈的擦鏡紙輕輕擦拭鏡頭,去除灰塵、污漬等。若有頑固污漬,可用少量鏡頭清潔液沾在擦鏡紙上擦拭,但要避免清潔液流入顯微鏡內部。用柔軟的紗布擦拭顯微鏡的機身,去除表面的灰塵和污垢。還原部件:將物鏡轉回到低倍鏡位置,避免高倍物鏡長時間暴露在外,減少碰撞損壞的風險。同時,將載物臺降到位置,防止載物臺長期處于高位導致機械部件變形。關閉電源:關閉顯微鏡的電源開關,并拔掉電源插頭,以防止意外通電造成設備損壞或安全隱患。防塵...
長時間不使用金相顯微鏡,再次使用前需要進行以下準備工作:外觀檢查:仔細查看顯微鏡的機身、鏡頭、載物臺等部件是否有灰塵、污漬、劃痕或損壞。若有灰塵,可用干凈的軟布或吹氣球進行清理;對于污漬,鏡頭部分用擦鏡紙輕輕擦拭,機身等其他部分可用蘸有少量中性清潔劑的軟布擦拭,然后再用干凈的軟布擦干。部件檢查:檢查各個調節旋鈕、物鏡轉換器、載物臺移動裝置等是否能正常轉動和移動,有無卡頓或松動現象。若發現部件存在問題,不要強行操作,應聯系專業人員進行維修。光路檢查:打開光源,檢查光路系統是否正...
金相顯微鏡校準需要使用多種工具和材料,主要包括標準尺寸樣品、測微尺、光源校準器、清潔工具及校準證書等,以下是具體介紹:標準尺寸樣品金相標準試塊:具有已知的金相組織和特定的結構特征,如標準晶粒度試塊、標準金相組織試塊等。通過觀察這些試塊,可對比顯微鏡下顯示的圖像與標準圖像,來評估顯微鏡的成像質量和分辨率,檢查顯微鏡是否能準確呈現金相組織的細節和特征。標準厚度薄片:用于校準顯微鏡的景深和焦距。例如,已知厚度為10微米的薄片,在顯微鏡下觀察時,可通過調整焦距和景深,使薄片的上下表面...
判斷金相顯微鏡的圖像是否清晰聚焦,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:觀察圖像細節邊緣清晰度:清晰聚焦的圖像,樣品的邊緣應銳利、分明,沒有模糊或虛化的現象。例如,在觀察金屬晶粒時,晶粒的邊界應該清晰可辨,不存在鋸齒狀或毛邊。內部結構:樣品內部的組織結構細節,如晶界、相組成、夾雜物等,都能清晰地展現出來,并且具有明確的對比度和層次感。比如,不同相之間的邊界清晰,夾雜物的形狀和輪廓能夠準確識別。檢查圖像的對比度明暗對比:清晰聚焦的圖像,其明暗對比應適中且準確反映樣品的實際情況。亮區和暗區之間...
準備工作檢查顯微鏡各部件是否齊全、完好,鏡頭是否清潔,如有灰塵或污漬,應用專用的擦鏡紙輕輕擦拭干凈。將金相顯微鏡放置在平穩、整潔的工作臺上,周圍應避免震動和強磁場干擾。準備好待觀察的金相樣品,確保樣品表面經過研磨、拋光等處理,具有良好的光潔度和平整度。安裝與調整將樣品放在載物臺上,用樣品夾或壓片固定好,確保樣品在觀察過程中不會移動。選擇合適的物鏡和目鏡,根據樣品的放大倍數要求進行安裝。一般先從低倍物鏡開始觀察,逐漸切換到高倍物鏡。打開光源開關,調節光源亮度旋鈕,使光線強度適中...
金相鑲嵌機模具的關鍵尺寸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型腔尺寸直徑或邊長:對于圓形或方形的型腔,其內徑或邊長是關鍵尺寸。該尺寸決定了能夠鑲嵌的樣品的最大尺寸,需要根據實際樣品的大小來選擇合適的型腔尺寸,以確保樣品能夠被鑲嵌在模具中。深度:型腔的深度決定了鑲嵌后樣品的高度,一般來說,型腔深度應略大于樣品的厚度,以保證鑲嵌材料能夠覆蓋樣品,同時也便于后續的研磨和拋光操作。常見的尺寸有:22mm,30,40,45mm模具整體尺寸外徑或外邊長:模具的外徑或外邊長需要與金相鑲嵌機的安裝夾具或工...
金相鑲嵌機主要用于對金相樣品進行鑲嵌,以便于后續的研磨、拋光和觀察分析等操作。以下是一些需要用到金相鑲嵌機的常見情況:樣品尺寸較小或形狀不規則:當樣品尺寸過小,如微小的電子元件、粉末顆粒、細絲等,直接進行研磨和拋光操作時,難以手持或固定,容易造成樣品丟失或損壞。使用金相鑲嵌機將這些小樣品鑲嵌在合適的介質中,可增大樣品體積,便于后續操作。對于形狀不規則的樣品,如帶有棱角、孔洞或彎曲的部件,鑲嵌可以使其形成規則的形狀,方便進行均勻的研磨和拋光,獲得平整的觀察表面。需要保護樣品邊緣...